梧桐文章网 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才 >

  • 推动产业集聚!《人民日报》关注贵州贵安数字经济发展

    2025-05-21 10:14:00

    5月21日,《人民日报》刊发《推动产业集聚,建设人才基地——贵州贵安新区做强做优数字经济》,关注贵州贵安数字经济发展。具体报道如下:我们平时上网的时候,都会碰到这样的场景:需要输入身份证号或者录入人脸进行实名认证。通常在几秒内,页面就会反馈是否认证成功。而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大多是商业机构,为何能认证个

  • 最高年薪150万元!千企万岗南京“过招”,邀英才来湾区共发展丨百万英才汇南粤

    2025-04-16 07:24:00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4月26日,广东省“百万英才汇南粤”2025年N城联动春季招聘活动(南京站)将在南京国际展览中心举行,刮起引才“功夫”旋风。南京站活动重点聚焦先进制造、人工智能、科技创新等新质生产力领域,截至目前已集结1500家企业、30000多个优质岗位,年薪50万元以上的岗位超2000个,最

  • 烟台举办“启智增慧·文润烟台”社科名家专题辅导讲座

    2025-08-13 11:45:00

    8月13日上午,由烟台市委宣传部主办,烟台市社科联、滨州医学院承办的“启智增慧·文润烟台”社科名家专题辅导讲座在滨州医学院举办。本次讲座以“社科研究服务地方发展”为主题,是2025烟台人才周暨人才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大会的哲学社科人才专场活动,共吸引全市逾百名社科理论工作者参加。该讲座旨在为社科人才提

  • 打造人才高地!“山东大学特色化软件人才产教融合基地”揭牌

    2025-04-01 09:04:00

    3月30日,2025山东大学特色化软件人才培养校企合作峰会在软件园校区举行。与会嘉宾代表为“山东大学特色化软件人才产教融合基地”揭牌,共同启动“山东大学软件学院校企联合攻关项目伙伴计划”。与会相关单位有关负责人,为54家2025年度软件学院人才培养合作伙伴授牌。山东大学副校长朱德建在致辞中表示,当前

  • 为高质量发展汇才聚智

    2025-05-21 10:10:00

    人才驿站提供一站式服务。陈泽铭 摄人才驿站内的“免费梅州”政策宣传易拉宝。 陈泽铭 摄“免费住宿”的酒店房间。陈泽铭 摄大埔县城航拍。南方日报记者 杨斐君 摄是人才,大步来。今年以来,大埔县深入贯彻落实“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扎实推进“才聚梅州大行动”。聚焦“免费梅州”,着力为来埔创业、工作的企

  • 以创新基因厚植发展沃土 用人才战略激活就业春水——海信集团五十六载坚守实业报国初心

    2025-04-16 20:08:00

    在黄海之滨的创新热土上,56岁的海信集团正以"技术立企"的硬核实力与"稳就业保民生"的温暖担当,书写着民族品牌的时代答卷。作为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范本,这家拥有16000余名工程技术人员的创新巨头,通过构建"引育用留"全链条人才生态,在2024年实现新增就业岗位2万余个,以4933人的同比增幅为就业

  • 湖南交通工程学院与广铁集团长沙南车站签署校企合作协议 共育应用型铁路人才

    2025-08-17 10:41:00

    红网时刻新闻8月17日讯(通讯员 赵红深 李水华)8月15日下午,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长沙南车站(以下简称“长沙南站”)党委书记周辉、站长陈华兵等一行赴湖南交通工程学院考察交流,双方就深化校企合作、共育高铁领域应用型人才达成战略协议。湖南交通工程学院董事长刘福生、校长陈治亚等校领导出席签约仪式

  • 引才、育才、留才!天地软件园持续做优人才服务生态圈

    2025-04-01 10:33:00

    近日,长征镇5家企业入选2024年上海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第四批)公示名单,其中,天地软件园的园区企业占4家。作为老牌产业园,天地软件园以人才为引擎,激发营商环境新动能,推动人才布局与科创布局一体推进,人才引进与企业招引同频共振,人才培育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形成“近悦远来”生态优势,用倾心引才、悉心

  • 【央视快评】追求卓越 开拓创新

    2025-05-26 19:19:00

      “120年来,复旦大学与时代同步伐,形成了光荣的爱国传统和优良的校风,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产出了许多原创性成果,在国家建设和民族进步中发挥了积极作用。”5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复旦大学建校120周年,向全体师生员工和广大校友致以热烈的祝贺。  习近平总书记在贺信中,追溯复旦大学建校以来的

  • 为乡村全面振兴培育壮大人才队伍

    2025-04-20 06:39:00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青年大学生、城市白领等返乡入乡创业,目前全国各类返乡入乡创业人员近1300万人。人才兴则事业兴,人才强则乡村强。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对完善乡村人才培育和发展机制进行部署,重点坚持本土培养和外部引进相结合,吸引和支持各类人才在乡村广阔天地施展才华,激活乡村全面振兴新动能。本期特邀专家围

顶 ↑ 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