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章网 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福建泉州马甲:古厝新风里的文明蜕变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16 11:03:00    

阳光穿过雕花窗棂,在青石板上洒下斑驳光影,百年宗祠内,学生们围坐聆听志愿者解读古老家训。这座挂着“孝悌忠信”木匾的建筑,正见证着一场文明的蜕变——从民俗活动的铺张攀比到“神事不办、婚事新办”的新风,从传统祠堂到传播新思想的阵地,泉州市洛江区马甲镇在古厝与新风的交融中,书写着独特的文明篇章。

马甲镇的文明建设,始终绕不开对陈规陋习的直面与革新。每年农历七月后,当地佛生日、婚嫁等民俗活动进入高发期,曾一度成为铺张浪费、人情攀比的“重灾区”。针对这一现象,马甲镇委员会、人民政府明确发出“神事不办、婚事新办、喜事小办”的倡议,从抵制佛事宴请非亲属,到倡导“低彩礼”“集体婚礼”,再到推行生育、升学等喜事小办,一系列举措直指问题核心。如今在杏川村,村民谢玉梅的感受颇具代表性:“身边的亲戚朋友都没有大操大办,减少了很多铺张浪费。”

这种变化的背后,是文明建设从“破”到“立”的深层递进。当杏川村与新民村继续保留“全国文明村”荣誉称号,这份持续的认可恰恰印证了当地文明建设的长效机制。在“洛宣锋范1+N”机制的推动下,古祠堂被赋予了全新的时代使命:泉州市文明家庭代表杜顺元在这里讲述“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的家风故事,“洛地传家”宣讲团成员杜筑成用“闽南语四句”演绎移风易俗新规,让传统空间成为传播新思想的鲜活载体。

从公共空间的功能重塑到民生服务的精准落地,马甲镇的文明实践正渗透到每个角落。在镇社工站内,“倾心相伴助苗成林”春季周末课堂为7—13岁困境儿童提供课业辅导、安全教育等公益服务,15至20个名额的招募总是供不应求,成为文明建设温暖民心的生动注脚。另一边,在湖景鸿盛广场举办的“文润万家”活动中,在腰鼓舞《盛世欢腾》拉开序幕后,市级文明家庭代表分享的家风故事、志愿者分发的移风易俗宣传材料,以及免费理发、应急救护培训等服务,让文明理念在互动中自然传递。

值得关注的是,家族文化的传承创新也为文明建设注入了独特动力。2025年初,泉州凤栖杜氏宗亲会召开工作推进会,筹备家风家训文化传承暨祭祖活动,并计划成立泉州凤栖文化促进会,通过凝聚宗亲力量,让优秀传统在新时代焕发活力。这种对家族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全镇的文明建设形成了良性互动,共同勾勒出一幅多元共生的文明图景。

在马甲镇的街巷间行走,能清晰触摸到文明生长的脉络。古祠堂的家训宣讲与学校的德育课程相互呼应,全国文明村的招牌旁,社工站的灯光温暖着每个周末的午后。这些具体而微的实践,让文明真正成为了乡土肌理的一部分,在传统与现代的交织中,持续生长出属于这片土地的独特风貌。(供稿人:施婉婷)

顶 ↑ 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