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章网 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龙口康乐希康复医疗中心院长刘杨:助残是我一生的事业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10 20:15:00    

2013年,当刘杨正在享受自己的大学生活时,突然加剧的脊柱侧弯病情将他困在了轮椅上。在休学的1年时间里,刘杨曾苦于命运的不公,但滨州医学院康复学院的老师和学生们却积极帮助他进行心理和身体康复。“我记得当时我的一位同学跟我说,双腿只是移动的工具,坐轮椅也可以做很多事。这句话就像一束光照进了我的生命,从那时起,我开始进行自我康复,并从帮助病友康复的角度出发,立志将助残作为我一生的事业。”刘杨说。

有了方向,如何去做?本科毕业后,刘杨得到了龙口市的支持,拥有了一间办公室,这是他康复事业的起点。“只有康复技术过硬才能赢得信任,因此,我花了大半年的时间组建初创团队。当时定下的条件是,这些人才必须在一线城市的三甲医院中工作了3年以上。”刘杨回忆道。初创时期集结人才不易,为了取得信任,刘杨找到目标对象工作的地方,在附近住下,逮到时间就做说服工作。为延揽人才,他去了广州、上海等很多城市。功夫不负有心人,2018年,刘杨成功组建康复专家团队,专注居家康复方向。

“我们只有到残疾人家中,才会发现残疾人真正的需求是什么。残疾人康复远不是身体康复这么简单,帮助残疾人身心回归社会,才是真正的全面康复。”刘杨说。基于这个理念,刘杨和团队帮助残疾人做了很多事——技能培训、找对象、辅具适配甚至打官司。也正因为刘杨的“接地气”,越来越多的残疾人信任他,而他的康复机构也越做越大。目前,刘杨的康复团队从初始的6人增加至现在的100多人,已为超过30万人次提供了康复服务。

刘杨做所有事情的发心都源于自身的境况。有一年回家,母亲对刘杨说:“如果能早点知道脊柱侧弯是什么,也不至于让你只能坐在轮椅上。”母亲的话启发了刘杨,于是他发起了中小学脊柱健康公益筛查活动。公益筛查活动从龙口开始,逐渐扩大到莱山、牟平、滨州等地区。“一方面,我们希望增加大家对脊柱侧弯的了解。另一方面,通过筛查可以及早进行干预治疗。我们培训了上百名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完成脊柱侧弯的筛查、数据整理和治疗工作,我相信这些都将成为火种,让更多的孩子不再受脊柱侧弯这种疾病的困扰。”刘杨说。

刘杨认为,6岁以前,康复对残疾人来说是最重要的事,而对于成年后的残疾人来说,工作则是最重要的。“劳动可以让残疾人接触社会,创造价值,产生自我认同感,因此自2018年起,我便积极为残疾人争取就业创业的机会。”刘杨说。帮助残疾人就业创业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评估残疾人的劳动能力,再把适配的岗位推荐给拥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刘杨成为连通两端的桥梁。为了开发更多的岗位,刘杨一方面积极向残联寻求帮助,一方面自己积极寻找。在刘杨的不断努力下,已经有400余名残疾人找到了心仪的工作。

“希望有一天,残障仅是我们作为人的特征特点而非缺陷,而我将为实现这一目标奋斗终身。”刘杨说。

YMG全媒体记者 王瑶

责编:王修齐

顶 ↑ 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