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说有一个投资内部渠道稳赚不赔……能信吗?”
6月9日,湖北省荆门市东宝区龙泉街道塔影社区,居民许阿姨的一通电话,让荆门市公安局东宝区分局龙泉派出所民警段维玮心中一紧。
“天上不会掉馅饼!您在哪儿,我们马上过来。”段维玮与社区党委书记朱晓蓓、副书记杨媛媛一同赶往许阿姨家中。段维玮用真实案例剖析骗局,朱晓蓓、杨媛媛则以“拉家常”方式普法宣传,及时守住了许阿姨的养老钱。
在塔影社区,段维玮、朱晓蓓、杨媛媛被居民亲切地称作“三朵金花”。她们守护群众“钱袋子”的场景,是龙泉派出所高效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缩影。
近年来,龙泉派出所与塔影社区协同发力,以“网格化管理、分类化宣传、动态化预警、数字化赋能”,打造“重点人群精准滴灌、网格力量全域覆盖、时节案情动态响应、线上线下融合推进”的多维反诈防护网。2025年1月至8月,塔影社区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实现“零发案”。
“攻心”为上:靶向宣教破解诈骗密码
反诈之要,首在“攻心”。针对不同群体受骗风险差异,龙泉派出所精准划分“四类重点人群”,定制“私人化”宣教方案——
对单身男性,用“桃色陷阱”“虚假投资”案例撕开诱惑伪装;对女性群体,拆解“杀猪盘”话术与刷单陷阱的隐秘套路;对财务人员,强化“冒充熟人转账”的审核红线;对中老年人,则模拟“公检法来电”“亲人遇险”场景,手把手教安装反诈APP,让“遇事多核实”成为口头禅。
7月17日,荆门市公安局反诈中心预警:居民严先生陷入“虚假投资”骗局。段维玮与社区工作人员迅速行动,一边反复拨打电话,一边冲向严先生住所。推开门时,严先生仍紧攥手机坚称“正常投资”。段维玮翻开同类案例,逐条拆解诈骗话术的画饼逻辑,严先生眼里的狂热逐渐被后怕取代:“段警官,我差点就……”
日常的“攻心”同样细腻。
2月,民警走访黄土堰居民点时,遇见愁容满面的陈大哥——因妻子沉迷“网上投资”,家人劝阻无果。凭借经验,段维玮立刻判断这是诈骗,当场介入劝导。最终,陈大哥妻子终止了5000元转账,成功止损。
脚步为尺:深耕社区筑牢信任围墙
反诈防线要扎根社区末梢,扫楼是每日的必修课。
龙泉派出所联合社区推行“社区两委+网格员+下沉党员”结对包片制,民警、网格员、志愿者组成“反诈小队”,手持“三必”清单(必带资料、必讲案例、必教技巧),包片到户,确保每户至少掌握三种识诈技能。同时,派出所还发动居民小组长、小巷管家等力量,让反诈知识敲开每扇门、走进每个人心里。
季节更替,反诈宣传也跟着“换节奏”:高考季防“志愿填报”骗局、寒暑假盯“游戏充值”陷阱、春节前严防“票务诈骗”……新骗术露头,社区微信群秒变“信息哨兵”,警示信息“秒达”居民指尖,“防骗雷达”实时更新。
宣传的脚步更主动走向人群聚集地。
在老年活动中心、社区广场,段维玮举着保健品包装盒,用大白话拆解“健康讲座”背后的高价套路。每次宣讲结束,居民们总围过来分享“可疑事”:“昨天有人推销‘神奇保健品’,是不是和段警官说的一样?”
这种“群体扫楼”与入户走访交织,覆盖数千人次,发放资料数万份,在老街巷里筑起坚实的信任围墙。
创新为翼:深度融合激活全民防线
反诈知识深度融入社区,催生了安全新生态。
线上,“社区-网格-居民”三级微信群高效运转,民警化身指尖卫士,每日推送反诈短视频、图文案例、预警信息,让防诈意识成为居民的条件反射,打造反诈云阵地。
线下,文艺汇演、健康讲座、积分分享……社区活动里巧妙嵌入反诈短剧,知识在笑声中传递,全民参与度被充分激活。
流动人口管理曾是反诈的老大难。塔影社区所辖的黄土堰居民点,是荆门中心城区最大的自建房片区,租户多、流动性大,如何破局?
实践中,龙泉派出所通过召开房东恳谈会,推动房东变身反诈前哨。
房东王大妈的门厅,一面贴有二维码的反诈能量墙格外醒目。新租客扫码加入社区租户群,立刻收到针对务工陷阱、网络交友诈骗的警示。房东们通过一对一讲解、群推送、入户宣,与社区织就信息准、覆盖全、联动实的流动人口安全网。
从精准宣教、脚步丈量到全民参与——这套在塔影社区淬炼成型的“硬招数”,正成为守护万家安宁的宝贵经验。2025年,老街巷里的烟火依旧,电信诈骗却再未越界。这份写在三百个日夜里的平安答卷,在老街的烟火深处熠熠生辉。(李宗吾 银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