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人民日报》刊发《推动产业集聚,建设人才基地——贵州贵安新区做强做优数字经济》,关注贵州贵安数字经济发展。具体报道如下:
我们平时上网的时候,都会碰到这样的场景:需要输入身份证号或者录入人脸进行实名认证。通常在几秒内,页面就会反馈是否认证成功。而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大多是商业机构,为何能认证个人数据?
“事实上,服务商并不能够直接认证个人数据,而是需要像我们这样的‘中间人’,确保数据安全。”贵州数据宝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合伙人杨光应介绍,“以人脸识别为例,用户上传信息以后,会在我们的后台自动生成代码并进行加密传输,与数据持有方的人脸代码进行比对,能迅速反馈是否一致。通常响应时间在500毫秒以内,没有人为介入,人脸或身份数据不会以原始的样态进行传输。”
数据宝公司
上述案例只是数据宝公司业务内容之一,这家致力于为国有数据资源方提供数据要素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的企业,于2016年落户贵州贵安新区。当时,贵安新区数据产业处在萌芽阶段,数据应用生态尚未成形。“我们看中的是贵安新区地处首个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的战略机遇。”杨光应介绍,经过近9年的发展,公司已经成为国有数据资产增值运营服务商、数据要素市场化领军企业。
去年8月,数据宝公司负责的贵州首单旅游景区数据资产入表项目在兴义市万峰林景区启动。“通过对景区数据资源进行盘点与梳理,经过合规确权、资产评估、登记披露等环节后完成数据资产入表,对景区最直接的好处就是可以作为抵押获得银行授信,有更多资金用来建设配套设施。”杨光应介绍,“我们还与当地银行合作,通过分析景区商户数据,实现了景区金融风控产品的开发,为景区的商业生态提供保障。”
兴义万峰林旅游集团数据资产入表启动会 (数据宝提供图片)
“随着越来越多数据企业落户贵安新区,我们也逐渐感受到产业集群的集聚效应,越来越强大的算力为我们的业务系统提供支撑,本地客户也逐渐增多。”杨光应说,公司开发的“车辆保险反欺诈模型”帮助保险公司降低骗保风险,“物流企业信用评估系统”使中小物流企业融资成本显著下降。
紧邻大学城的地理优势带来了丰富的人才资源。2016年,数据宝公司与贵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展开合作,定向培养数据安全与要素应用人才。此后,合作范围逐步扩大至贵州大学、贵州财经大学等多所高校,形成“实习—实训—就业”一体化链条。“如今,贵安新区已经成了我们的人才基地,并开始向省外的办公点输送人才。同时,由于本地中坚力量已经逐渐成长起来,我们也开始将省外的技术、运营职能转移至贵安新区。”杨光应说。
贵安新区“引才聚智”政策为大数据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当地围绕“卡、钱、户、房、岗”推出人才新政策,例如“安巢·青年社区”为毕业生提供免费租住保障,已有约1200名毕业生入住。
“从初创企业到数据要素领域领军企业,数据宝公司的成长既得益于新区算力基建与政策红利,也离不开校企合作培育的人才沃土。我们将依托政策优势、算力优势,厚植人才优势,做强做优数字经济。”贵安新区人才工作有关负责人说。
来源 人民日报
编辑 胡桅可
二审 杨韬
三审 周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