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播州区积极探索基层治理新路径,通过全面推行“积分制”管理模式,将群众参与乡村治理的行为量化赋分,进一步激发群众共建共治共享的热情,让“小积分”发挥“大作用”,推动乡村治理效能显著提升。
在鸭溪镇杨柳社区新民组,20多位群众正忙着清理边沟、砌砖筑墙、平整路面,热火朝天地参与产业路的修建。与往常不同的是,这些群众都是自愿参与,而他们的劳动将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积分奖励。正在参与劳动的周传体告诉记者,自积分制推行以来,大家参与村民事务的积极性都明显提高了。鸭溪镇杨柳社区居民周传体说:“平时我们参加村里面的一些活动,是有一定的积分的,我们拿到积分可以到超市里面去兑换一些东西。”
杨柳社区通过推行“以表现换积分、以积分兑商品”的激励模式,将村民参与环境整治、移风易俗、公益事业等行为量化为积分,村民凭积分可在指定超市兑换商品,实现了“德有所得、善有所奖”,激发了辖区群众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热情和活力。
走进鸭溪镇金钟村,一场别开生面的“积分分享会”正在举行,村委会通过院坝会形式,邀请积分较高的村民分享积分心得、讲述自己的积分小故事。如今在金钟村,攒积分、比积分已成为村民的新风尚,村民们的参与热情高了,村庄环境美了,乡风民风更加文明了。谈起积分制给村里带来的变化,村民宋兆恒赞不绝口说:“我们的环境卫生方方面面,都要把它弄好,大家住在好的环境里才舒心。”
为确保积分制规范运行,金钟村还制定了详细的《村民积分制管理实施方案》,明确了积分项目、评分标准、兑换规则等内容。村里成立了由党员代表和村民代表组成的积分管理工作小组,负责积分的日常记录、审核和公示工作,确保整个过程公开透明。
鸭溪镇金钟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赵登华说:“我们通过“五微五治”其中的微积分,结合‘两清两改两治理’工作,充分发挥群众的主动性,把老百姓号召起来,清理好公共区域的卫生管理,进一步强化社会治理,让我们的村庄更加干净整洁。”
在团溪镇张王村,一个小超市正在悄然改变着村庄风貌和村民的生活习惯。在这个超市里,小小的积分激发了村民们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的热情,推动着村庄向着更加文明、和谐的方向发展。张王村慈善超市的货架上,摆放包括各类生活物品、日常用品以及特色农副产品等。与普通超市不同,这里的物品除了用钱购买之外,还可以用积分来兑换。拿上积分卡,村民钱天财就在这里刷了一百个积分,兑换了一百块钱的商品,而这些积分,是他平时参与村里的志愿服务等事情所获得的。
钱天财说:“村里面有时候发动大家来打扫卫生或者分发宣传单,我们也积极地配合,去年我家被评选为美德模范家庭,得到了五百个积分,可以到慈善超市换五百块钱的东西,这种方式很不错。”
自积分制实施以来,播州区广大群众实现了从“要我参与”到“我要参与”的转变,形成了人人参与社会治理的浓厚氛围,持续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向善向好。
“积分制”就像一把标尺,通过采用“数字化”来计量广大群众践行文明的方式,把看不见的乡村治理和乡风文明都变得有准则、有刻度,将无形的乡风转化为有价值的文明。接下来,播州区将持续发力,以点带面推动乡村治理积分制辐射到更多村居,奏响乡村治理“合唱曲”,让“小积分”焕发和谐宜居的美丽乡村新风貌。
作者:李兴群 杨洋 马文金(通讯员)
编辑:邓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