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章网 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青岛市康养学会举办的“康养论道“系列专题研讨活动成功举行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0 09:48:00    

5月18日下午,青岛市康养学会举办的“康养论道“系列专题研讨活动,在市中心假日酒店启动。“康养论道”系列专题研讨活动是青岛市康养学会继今年三月份首次推出“青岛康养公益大讲堂”公益科普宣教品牌后,第二个推出的以学术交流为主体的学术研究品牌。“康养论道”系列主题研讨活动将以年度为单位,紧扣党和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部署以及省市重点工作,确定当年研究主题,按照主题的关键点、突破点、创新点等进行分专题、成系列的深入研讨,解读国家政策,交流工作经验,分享研究成果,提出对策建议,力求使各项研究更加系统全面、更加深入丰富、更加针对可行、更加富有成效。2025年年度将以围绕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主题,首先聚焦康养旅居,为推动银发经济条件下"康养+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助力青岛建设国际化康养名城凝聚智慧力量。

中国旅游集团专家委员会委员、原山东省旅游局局长、青岛市康养学会专家委员会特邀专家于冲,政协第十三届青岛市委员会秘书长、一级巡视员王纪刚,中共青岛市委组织部原副部长、人社局原局长、一级巡视员胡义瑛,中共青岛市委党校原分管日常工作副校长、一级巡视员王涛,青岛市国资委原主任、一级巡视员马卫刚,青岛市总工会原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青岛市政协原专职常委、一级巡视员彭建国,青岛市统计局原局长、一级巡视员刘岐涛,市人大常委会原副秘书长、办公厅主任、一级巡视员宋春康,青岛市人社局专技处原处长、一级调研员李桂民等特邀嘉宾参加会议。青岛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二级巡视员刘宝,青岛市民政局老龄工作处二级调研员司敬国,中共青岛市委政策研究室一级调研员孙飚,青岛市政府研究室副主任李国新等主管部门、指导单位及有关部门领导到会指导。来自政府、学界、行业协会、企业等代表共聚一堂,为青岛打造康养旅居名城建言献策。

启动仪式上,青岛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二级巡视员刘宝在致辞中指出,青岛市康养学会自成立以来,坚持党建引领,整合社会资源,在学术交流、决策咨询、政企协作、公益服务等领域取得显著成果。他强调,青岛应充分发挥滨海资源、文化底蕴和医疗康养优势,构建“山海城一体”的旅居生态,为全国银发经济发展提供“青岛样板”。

他希望学会继续整合专家力量,持续参与社科智库建设,为决策参考提供高质量建议,凝聚共识、创新路径,为健康中国战略贡献“青岛智慧”。

青岛市康养学会会长王中首先感谢省市老领导及各相关部门对学会工作的悉心指导和大力支持,感谢学会会员及社会各界对学会的关注与认可。他表示,康养学会作为全国第一个以“康养学会”命名的学术研究型社团组织,自成立以来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影响力提升显著。学会以“让生命中之树常青”为使命和愿景,以“学术研究、决策咨询、助力企业、服务群众”为职能定位,聚焦全链条医学健康、抗衰老与养生、高品质养老三大领域,以全生命周期、全阶层人群、全社会领域的视角,正在积极动员智力资源和企业力量,努力搭建覆盖康养全领域的学术交流纽带、城市智库、宣传教育阵地与康养新技术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特色推进平台。

他指出学会作为学术型社团组织,学术研究是学会生存发展做大做强的核心。组织动员各类学术资源,积极开展学术交流、推进政策与科学知识普及,是学会必须始终抓好的一项战略性、长期性、决定性的重大任务,是以创新性的思维、创意性的方式、创造性的方法提升学会工作水平的最有效的抓手。学会将在各级领导、各有关部门的支持和指导下,努力发挥好学会在老干部志愿服务、专家资源、青年博士团队三大方面的强大优势,组织好学会力量与社会资源,切实办好“康养论道”系列主题研讨和青岛康养公益大讲堂,逐步将其打造为具有青岛社科特色的著名康养服务品牌。

专家发言环节,青岛市工程咨询院社会事业部质量总监、高级工程师张明锋,系统解读了《青岛市促进银发经济发展增进老年人福祉实施方案(2025-2027年)》,指出该方案旨在打造现代化银发经济产业体系,建设银发经济发展新高地,增进老年人福祉。

青岛市康养学会专家委员会成员、青岛大学旅游学院教授徐明一以《银发经济康养旅居模式与发展路径研究》为题,提出康养旅居产业面临供需矛盾、产业协同度低等问题,建议通过政策引导、产业融合、市场需求分层开发、服务专业化提升及品牌信任建设等路径,促进银发经济康养旅居模式高质量发展。

青岛康养“银龄行动”老干部志愿服务队执行副主任、青岛市邮轮游艇协会会长赵镭结合《青岛邮轮康养旅游发展现状及未来展望》指出,青岛凭借地理气候优势、丰富康养资源和完善基础设施,邮轮康养旅游发展迅速,但仍面临配套不完善、产业链协同不足等问题。建议推出主题航线、建设康养综合体并强化科技赋能,将青岛打造为国际邮轮康养旅游目的地。

港中旅国际(山东)旅行社有限公司董事兼总经理王晓光分享了《港中旅疗休养的实践经验》介绍了港中旅在“康养+文旅”领域的有益探索,强调“轻资产运营+在地文化IP”是降低旅居成本、提升体验感的关键。

青岛市康养学会会员、青岛红色旅游协会会长马风强以《红色旅游与康养旅居》主题发言,提出“红色基因赋能康养旅居”理念,建议设计“红色研学+生态疗养”主题线路,串联青岛革命遗址、“红色”村落,打造具有青岛特色的“红色康养”新名片。

国家文旅局旅游服务质量监督员、青岛市生产力学会常务副秘书长张帆以《打造宜居宜游的康养之城》为题,从服务质量角度出发,建议建立青岛康养旅居标准认证体系,优化城市适老化设施,构建“全龄友好型”旅游生态。

广西巴马长寿国际旅游促进会、巴马旅游协会会长于坤元分享了《广西巴马长寿养生模式与实践探索》,建议青岛借鉴巴马“生态+康养+文化”旅居经验,挖掘本土长寿文化内涵,培育康养旅居IP,激活乡村康养旅居潜力。

青岛市康养学会专家委员会执行主任、青岛市城市经济学会会长刘文俭在《以康养旅居推进青岛康养名城建设》发言中提出,康养旅居作为文旅新业态,兼具康养与文旅功能。青岛拥有得天独厚的环境资源,应强化政策支持,探索产业融合,打造特色品牌,加快建设康养名城。通过强化组织领导、构建康养生态圈等措施,推动青岛成为国内外知名的康养胜地。

在交流互动环节,青岛康养“银龄行动”老干部志愿服务队成员踊跃发言。王纪刚表示,康养事业需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协同的发展机制,而康养学会就是在搭建跨领域、融合协同的专业性学术型人才汇聚的平台,联动社会力量共同推进康养服务体系升级,切实提升百姓康养质量。

胡义瑛指出,康养体系建设需政社协同推进,重点发展功能性食品等适老化刚需领域,破解老年群体膳食营养失衡难题,建议学会要发挥好社会组织桥梁作用,通过市场化运作激活康养产业链条,构建覆盖老年生活全场景的服务体系,系统性提升康养服务质量。

青岛市委政策研究室一级调研员孙飚表示,青岛发展康养产业需构建"政策+市场"双轮驱动体系。认为应聚焦十万亿元级产业赛道,深化土地、资金等要素改革,推动公共设施共享复用。放大年接待1.4亿游客优势,依托康复大学医疗资源延长康养旅居周期。建议打造温泉疗愈等特色IP,联动健康、中医药等业态形成产业集群,建设国家级康养基地,加速"中国康养名城"品牌塑造。

青岛市政府研究室副主任李国新认为,青岛应抢抓银发经济政策机遇建设"中国康养名城"。当前正逢专项债扩容、养老金融创新及城市更新释放空间资源三大窗口期,建议实施全域康养布局,统筹海陆城乡空间,构建分层服务体系满足多元消费需求,推动"康养+"多业态融合,突出海洋医疗特色,强化土地、人才等要素保障体系,系统性塑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康养城市品牌。

青岛市民政局老龄工作处二级调研员司敬国介绍了市民政局推进康养旅居的阶段性成果,表示已构建要素评估体系并成立产业联盟,整合30余家机构资源打造"山海康养"主题线路,将出台《康养旅居发展三年行动方案》,重点破解标准化建设滞后、专业人才缺口等瓶颈,推动形成规范化、国际化发展格局。

中国旅游集团专家委员会委员、原山东省旅游局局长、市康养学会特邀专家于冲在总结讲话中,结合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和研究成果,深度阐述对康养旅居的理解和认识。指出康养旅居作为全球旅游业新趋势,是以"预防性健康管理"为核心的新型生活方式,通过旅行与短期居住的深度融合,实现身、心、灵的全维度调养。他系统阐释了山东"仙境海岸"康养产品的设计逻辑,表示绵延3000公里的胶东半岛海岸线不仅承载着"道法自然"的东方智慧,更可以"健身+养生+养心"三位一体的产品体系,构建独具中国特色的康养旅居范本。他强调要践行"好客山东"服务精髓,以"微笑迎宾、有问必答、有求必应"为标准,构建专业化健康管理团队,这既是胶东半岛对世界康养旅游的东方贡献,更是"仙境海岸"打造国际度假目的地的核心竞争力。

本次研讨会通过政策解读、案例分享与跨界对话,为青岛康养旅居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凝聚了发展共识。青岛市康养学会将持续发挥智库平台作用,跟进落实会议成果,推动康养旅居从“概念”走向“实践”,助力青岛在银发经济浪潮中勇立潮头。

来源:青岛早报记者 徐小钦

顶 ↑ 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