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章网 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消费者 >

  • 美国多行业从业者称成本增加将转嫁给消费者

    2025-04-05 16:36:00

    【美国多行业从业者称成本增加将转嫁给消费者】财联社4月5日电,美国多个行业的从业人员表示,美国政府提出的新关税政策将导致成本增加,最终会转嫁到消费者身上。位于加利福尼亚州海沃德的一家海鲜经销商,主要向日料店提供海鲜。受新的关税政策影响,这里的负责人表示,公司预计将为海鲜进口支付更高的价格,最终会直接

  • 花近7000元订到假“五星”酒店、千元海景房看不到海……

    2025-04-27 14:18:00

    下周就将迎来“五一”假期,也将迎来出游的小高峰。不少人可能已经预订好了行程。不知您在出游时是否遇到过入住酒店后却发现与宣传页面不符的情况。消费者遇到这样的问题,该怎么办?花近7000元订“五星级”酒店平台称只是独特的评分系统广东的樵先生和家人要到北京旅行,在网上查询酒店时,发现某平台上挂的一家国际品

  • 人民热评:莫让“原切肉”沦为营销话术

    2025-03-31 15:54:00

    邱 风近日,有消费者实名举报《乡村爱情》“赵玉田”扮演者吴云飞,称在其直播间购买的“原切羊肉卷”,经检测属于含有焦磷酸盐、柠檬酸盐等添加剂的合成肉。打着原切肉的旗号,卖的却是调理肉或合成肉,已经涉嫌欺骗消费者。更让人震惊的是,媒体记者近期调查,随机购买了12种未标注任何添加剂的预包装牛羊肉,经检测其

  • 买药认准“追溯码”扫码验货防“踩雷”

    2025-04-14 09:42:00

    买药认准“追溯码”扫码验货防“踩雷”消费者发现“回流药”可举报并索赔11日,福州晚报2版刊发《闽定点药店医保药品须“依码支付”》一文,引起市民广泛关注。近日,记者走访福州市多家医保定点零售药店发现,店内已张贴“卖药必扫码,买药请验码”的宣传单,但有些购药者并没有进行验码。医保部门呼吁市民养成购药验码

  • 这个春季爆款“好吃停不下来”,有商家同比增长300%,日销5000单

    2025-04-06 09:05:00

    在品类创新和场景迭代中,探寻一个个新生长周期。文|王卓霖蓝莓盆栽,在这个春天彻底火了。上微博冲热搜,不少网友的社交平台里写满了“蓝莓自由”,还有人给蓝莓盆栽安了一个拟人称谓“蓝朋友”。在电商平台中,有蓝莓盆栽商家累计卖出20万单,还有的商家品类销售同比增长300%。评论区里晒满了硕果累累的买家秀照片

  • 瑞幸咖啡,突然被曝!

    2025-04-28 08:26:00

    近日,在南京河西CBD上班的白领朱先生向记者吐槽,早上和同事一起购买的同款瑞幸咖啡竟然差了6元,并且两位咖啡搭子从来价格就不同,最可气的是自己还购买了瑞幸的“咖啡自由卡”,但自己每次都比同事贵个两三元,后来更离谱一杯贵了六元。开始还想是不是由于优惠券造成不同,紧接着朱先生请求同事配合自己再买一杯,心

  • 杜淳妻子王灿发长文吐槽网购经历:“消费者赚钱不容易”!称曾遭客服拿地址威胁

    2025-04-01 14:44:00

    3月31日,演员杜淳妻子王灿在个人社交平台发长文吐槽网购经历。王灿表示前几天在网上买了几件衣服,收到才发现跟图片上差得好远好远,可以说是完全两回事,而且卖得也不便宜。有的博主上身的跟你手里的真的不一样。还有预售通常15天到30天不等,经常季节都快过了才收到,都穿不了几天。对于彩妆更离谱,口红买回来颜

  • “刷刷牙就能瘦”,为啥有人信?

    2025-04-15 08:39:00

    随着生活节奏加快,加班、熬夜、饮食不规律成为部分人的生活常态,进而导致肥胖成为国家卫生健康领域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数据显示,我国人口超重率与肥胖率分别达34.3%和16.4%,并呈逐年递增趋势。今年3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表示将实施“体重管理年”3年行动,普及健康生活方式。这一度让“减肥”成为社会热

  • 东皋“沂”评丨激活消费“引擎”,驱动经济新发展

    2025-04-07 08:57:00

    在经济发展的宏大版图中,消费始终是至关重要的一环,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最具活力与潜力的力量。当下,提振消费,已然成为推动经济稳健前行、保障民生福祉的关键之举。从宏观经济视角来看,消费对经济增长有着基础性作用。当消费市场活跃,商品和服务的需求增加,企业的生产规模得以扩大,进而带动上下游产业链

  • 五一假期将至,这份消费避“坑”指南请查收

    2025-04-29 08:52:00

    “网红探店”滤镜碎了一地?“超值套餐”暗藏强制消费?“盲盒”爆款可能是智商税?新消费形态花样百出,但也要小心暗礁,以免陷入商家的消费套路!“五一”小长假到来之际,中国青年报结合政策新规、热点案例,出炉一份消费避“坑”指南,助你一键识别套路话术、拆解隐藏条款、预警高风险场景,炼就“火眼金睛”。警惕健康

顶 ↑ 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