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的路,那可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8月4日,说起家门口曾经的道路,60岁的高彩萍印象最深的就是四个字——尘土飞扬。
高彩萍是新疆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奎苏镇二十里村村民,二十里村距离奎苏镇不到5公里,小时候,她坐着毛驴车去镇上,一趟下来,满面尘灰。
遥遥长路、漫天尘土、既颠又慢,很长一段时间里,出远门是新疆人痛苦的记忆。新中国成立时,新疆的公路总里程仅有3361公里,且路况极差,基本上是简易土路,甚至不能覆盖区域内的主要城市。
从简易土路、到沥青路水泥路、再到一级公路高速公路。自治区成立70年来,路,发生了质的飞跃,公路总里程大幅增长。
1957—1960年,新疆兴建简易公路9164公里、改建公路4891公里,1960年公路总里程达18731公里。新建改建公路,特别是县乡公路通达里程成倍增加,使各地州市通往乡村的区间道路网逐步形成,极大缓解了群众出行难题。到1978年,新疆公路总里程达23818公里。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新疆人对路有了更迫切的需求。
“那时父亲赶毛驴车去县城办事,天没亮就出门,等回到家已经是深夜了。”高彩萍说,村子距离县城40多公里,毛驴车在土路上跑不快,紧赶慢赶来回也得一整天,“很多老人一辈子都没去过县城,更别提去哈密市了。”
1981年至1990年期间,新疆先后完成了国道312线东段改造、乌鲁木齐过境公路分段改造、乌鲁木齐至昌吉一级公路建设、呼图壁至克拉玛依二级公路建设,以及中巴公路喀什至红其拉甫段第一、二期扩建工程等。到1998年底,自治区干线公路通车里程达32701公里。
路长了,走起来也更让人舒坦了。1988年10月,由新疆人自己设计、自己施工的第一条高等级公路乌鲁木齐—昌吉一级公路竣工通车,实现了一级公路零的突破。
1998年8月20日,全长283.9公里的吐鲁番—乌鲁木齐—大黄山高等级公路建成通车,成为新疆当时建设等级、标准、规模最高的公路。
2000年11月3日,新疆第一条高速公路——乌奎高速公路建成通车,极大改善了天山北坡经济带的道路交通条件。
此后,小草湖—和硕、和硕—库尔勒、奎屯—赛里木湖、库尔勒—库车、库尔勒—阿克苏……新疆高等级公路如雨后春笋般在天山南北涌现。
截至2024年底,新疆公路总里程达23万公里,其中高速(一级)公路突破1.2万公里,所有地州市通高速公路,所有乡镇和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硬化路和客车。
如今,高彩萍再也不为出远门发愁了,家门口修通了柏油路,一条国道穿镇而过,曾经的尘土飞扬一去不返。2021年,G7京新高速梧桐大泉至木垒段和G575线巴里坤至哈密公路通车,外出有了高速公路。“现在想去哪就去哪,就是一脚油的事。”高彩萍笑着说。(逯风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