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张志恒
济南一条小巷里,陆女士的杂货店旁,一个铺面的招租启事已经贴了三个多月。"以前是家私人药店,不是连锁的,关了这么久都没租出去。"陆女士望着空荡荡的店面,语气里带着几分感慨。而二十多公里外的老旧小区,连锁药店的林女士正对着稀稀拉拉的顾客发愁:"店里全靠周边居民撑着,可最近搬走的人越来越多,客流明显少了。总部那边,早就没了开新店的念头。"
零售药店不景气
关店成常态
健康产业数据平台中康数据的统计显示,2024年全国有3.9万家药店悄然关闭,算下来平均每天就有107家歇业。有人预测,2025年关店数量可能突破10万家。这与过去十几年的扩张热潮形成了刺眼的对比——2010到2024年,中国药店数量从40万家猛涨到近70万家,如今却急转直下。
就连行业里的"排头兵"也没能幸免。常年稳坐"销冠"宝座的国大药房,2024年一口气关掉了1270多家直营门店,零售板块净亏损超11亿元。健之佳医药连锁更是从2023年盈利1.6亿元,变成2024年亏损超9000万元。2025年一季度,老百姓大药房关闭161家直营门店,益丰药房闭店84家,一心堂和健之佳分别调整关闭125家和16家。各大上市连锁药店纷纷踩下扩张刹车,忙着关停低效门店,收缩战线。
家住济南天桥区的史女士,最近在业主群里刷到了房东的转租信息,小区旁开了十多年的药店,租期一到就不打算续租了。"挺舍不得的,毕竟开了这么多年。"史女士的惋惜里,藏着老邻居们的共同感受。药店老板章先生道出了无奈:"来买药的人越来越少,房租却一点不便宜,只能关店了。"他瞥了一眼对面刚开不久的大型连锁药店,"当然,也有他们的原因,大家买药总爱往大品牌跑。"
零售药店倒闭
多重压力下的生存困境
过去几年,市场需求看涨,资本也来添柴加火,国内连锁药店掀起了扩张狂潮。上市公司大手一挥,斥巨资并购区域里的优质连锁药店。这波操作确实让头部企业的规模和业绩短期内飙涨,却为如今的"结构性过剩"埋下了雷。2019到2023年,全国药店从52.4万家增至66.7万家,可店均服务人数却从2016年的4112人降到2023年的2113人。市场早就挤得满满当当,加上药店们经营模式大同小异,没什么特色,价格战打得头破血流,成了压垮不少药店的最后一根稻草。
以记者居住的小区为例,方圆1千米内,有8处可以购买药品的地方,其中连锁品牌药店5家,诊所3家,连锁品牌药店经常打出“消费满50元赠送20个鸡蛋”“会员日消费满48元立减6元”“某品牌多种维生素片买一瓶送一瓶”等优惠活动,吸引消费者到店。过高的药店密度导致门店为了“抢地盘”不惜搞活动打价格战,就像有药店老板提到的,“一趟街上这么多家药店,大家拼不了服务拼不了药品差异,只能拼价格,有些同行甚至赔本赚吆喝,最后不仅挤垮了别人,也把自己拖入了绝境。”
顾客消费习惯也发生了变化,线上渠道的持续分流,让线下药店雪上加霜。在消费习惯方面,年轻一代更愿意在APP上查询用药指南而非听店员推销,这一转变正加速客流从实体店向线上转移。从药店购买感冒药的孙先生向记者吐槽:“我就是路过想买个感冒药,非得向我推销维生素片和钙片。”而面对吐槽,在药店工作多年的林女士表示,每一家药店都有每个月的业绩考核,考核通过了才会发足额的工资,“没办法啊,大家都想拿高工资,服务流程中也要求向消费者推销指定的产品。”
医保政策收紧,更是给药店的生存来了记"重拳"。2024年起,全国开展"医保飞检",严查违规用医保卡的行为。这一下,不少药店靠医保卡卖高价保健品、慢性病药的盈利路数,彻底走不通了。更关键的是,2023年后,多地把门诊统筹纳入医保,原本能在药店买的慢性病药,被引导回社区医院配了。对药店来说,"慢病顾客"是顶重要的客源,这部分人一走,客流量哗哗往下掉,想拦都拦不住。
医保结算流程的复杂化也让药店经营难度增加,自2025年起,所有参与集采的药品必须具备药品追溯码,做到“带码采购”,实行“带码结算”。根据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发布消息,截至4月16日,已有山东、河北、山西、内蒙古等13个省份的134个统筹区实现定点零售药店“无码不结”,其中河北、内蒙古、上海、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海南、贵州、青海11个省份在省域范围内全面实现定点零售药店“无码不结”。
此外,按照政策要求,2025年12月31日之前,所有药店必须配备执业药师,很多地区进一步提出必须执业药师在岗,药店才能销售处方药。这对于一些小型药店来说,无疑增加了运营成本和合规压力。记者6月份时在济南某小型连锁药店购买处方药时,店员表示需要扫医保码,联系视频问诊,开处方,审核处方,扫追溯码,再完成医保结算、收银系统结算等一系列操作。“往往患者选药2分钟,结算却要10分钟以上,赶上电脑系统卡顿或信息录入错误,耗时还会更长。”
从2010-2024年的40万家激增至近70万家,再到2024年超3.9万家关闭,零售药店行业正在经历一场调整,这既是市场优化中的阵痛,也应该是行业回归的契机——零售药店原本就不该成为暴利行业,其稳药价、保供应的社会职能属性,决定了它更应是民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普通百姓而言,药店的变迁也关乎日常的健康保障。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