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章网 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长春农业实现首季“开门红”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8 07:56:00    

从智慧农机轰鸣的黑土沃野,到数字牛舍跃动的产业脉搏;从田长巡护的青苗垄沟,到渔光互补的生态田园……如今,长春正奋力书写“让黑土地更肥沃、让粮仓更丰实、让农民更富裕”的时代答卷!


今年一季度,长春农业稳中有进,实现“开门红”——第一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6%,高于全国1.1个百分点。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同比增长4.6%,增速与全省持平,总量占全省的33.9%。其中,种植业产值同比增长8.1%,高于全省2.4个百分点;畜牧业产值同比增长4.4%,增速与全省持平。农业基础持续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稳固,特色种植与畜牧业齐头并进。


种植业:

科技赋能稳粮增油

春耕画卷再现生机


今年一季度,长春大豆、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种植面积保持稳定,设施农业和特色经济作物规模化种植成效显著。


在德惠市布海镇侯家村,立雪家庭农场从事香瓜种植近20年。作为当地特色经济作物,凭借科学精细的管理模式,香瓜经常供不应求,为农场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当下,农场精心栽种的香瓜步入坐果期,预计5月中旬成熟上市,抢“鲜”占领市场。农场依据近两年市场规律,让香瓜分早、中、晚三批次错峰上市,既满足了市场需求,又实现了经济效益最大化。


眼下,大田春耕拉开序幕。拖拉机沿着田垄快速行进,驾驶室却空无一人,方向盘自动调整前进方向,后面的联合整地机埋茬、旋耕、起垄、施肥等一气呵成……在榆树市泗河镇双榆村拓野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农田里,合作社负责人为社员及农户播放今年春耕作业的视频,旨在普及推广农业新技术新方法。除了感叹现代农业科技的进步,社员及农户更惊叹视频里农机的作业精准度。“视频里的拖拉机方向盘右侧屏幕显示着规划好的行进路线。”合作社负责人介绍道,拖拉机上装有卫星定位传感器,通过北斗导航系统控制行进路线。不远处,农技人员正指导社员及农户调配有机肥,推广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确保油料产能稳中有增。榆树市田间呈现的一派繁忙景象,为当地农业产值持续增长播下了希望的种子。


畜牧业:

肉牛产业提质增效

现代牧场“牛气”十足


今年一季度,长春畜牧业产值同比增长4.4%,增速与全省持平;肉牛屠宰加工量10.415万头,同比增长63.39%。肉牛、生猪等主要畜产品产能稳步提升,龙头企业通过科学养殖技术提高饲料转化率,带动养殖户持续增收。


在位于农安县的城开农投绿色循环畜牧产业示范园区,每头牛都拥有独立的电子身份识别标签,养殖人员可以通过电脑实时监控每头牛的健康状况、饮食情况等,实现精准管理,提高养殖效率和肉牛品质。值得一提的是,园区还配备了先进的粪污处理系统,确保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得到有效处理和利用。


在农安县巴吉垒镇,几乎看不到堆积如山的牛粪,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片肥沃的农田,以及充满“能量”的“牛粪煤球”。巴吉垒镇积极引导农民将牛粪资源化利用,一部分作为有机肥还田,提高土壤肥力,减少化肥使用,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另一部分被制成环保节能的“牛粪煤球”,成为农民冬季取暖的新能源,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双赢。


目前,德惠市肉鸡产业已形成完整产业链,从养殖加工到粪污处理,再到有机种植,实现生态、经济共同发展。德翔集团年出栏肉鸡5000万只,年生产加工肉鸡2600万只,年产饲料20万吨。德翔集团“公司+农户”的联农带农模式广为人知,目前,80%以上农户建立起标准化鸡舍,户均年出栏肉鸡17万只,有效推动大批农民返乡就业、增收致富。


生态农业:

黑土地保护见成效

生态环境与资源利用协同发展


长春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制度,今年,筛选出主要作物耕作技术、黑土地保护技术、化肥农药减量技术、水产养殖技术、经济作物种植技术等实用技术共6大类45项。同时,通过“田长制”巡查机制保障黑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为粮食稳产增产提供坚实保障。


长春域内有水库近200座,水产品产量占全市总产量的40%,是渔业生产重要组成部分。长春在水域生态修复重点区域建立了多处大水面生态渔业示范区,加强区域合理开发利用保护。坚持“一水一策”,根据生态环境状况、水域承载力、资源禀赋、产业发展基础和市场需求等情况,科学规划大水面生态渔业发展方式,充分发挥渔业净水、抑藻等生态功能,协调生产与生态关系,为大水面渔业产业健康发展提供有效措施保障。


在吉林长春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一个个农业科技成果正在转化落地。今年,示范区开复工项目16个,产业项目占比80%以上,亿元以上项目占比50%,确保完成投资7亿元以上。同时,示范区大力推动现代种业、玉米精深加工及食品产业、智慧设施农业、智能农业装备制造产业、生物制造产业、现代农业服务业发展,使这片土地焕发出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勃勃生机。


立足新起点,长春农业正以“稳”的定力夯实根基,以“进”的锐气开拓新局。在这片充满生机的黑土地上,科技赋能的春潮与乡村全面振兴的号角交织共鸣,一幅“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壮美画卷正徐徐展开。



来 源:长春日报

顶 ↑ 底 ↓